生态板,在行业内还有多种叫法,常见的叫法有免漆板和三聚氰胺板。最初的叫法就是叫三聚氰胺板,可是由于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,后来被迫改名,业内统称为免漆板,也有叫生态板的,不过生态板过于笼统,因为很多达到生态环保的板材也可以叫做生态板,这样容易混淆。
细木工板是指在胶合板生产基础上,以木板条拼接或空心板作芯板,两面覆盖两层或多层胶合板,经胶压制成的一种特殊胶合板。细木工板的特点主要由芯板结构决定。被广泛应用于家具制造、缝纫机台板、车厢、船舶等的生产和建筑业等。
胶合板是由木段旋切成单板或由木方刨切成薄木,再用胶粘剂胶合而成的三层或多层的板状材料,通常用奇数层单板,并使相邻层单板的纤维方向互相垂直胶合而成。
在曹县庄寨镇,有许多外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。全镇5万余农民,有3万多人从事木业加工,但从木材的收购—解板—浸泡—晾晒—刨光—砂光—拼板,直到最后出口,3000多家木材加工厂,没有一家从头做到尾。
木材初加工资本小、技术门槛低,由家庭式工厂或合伙企业来做,特别“经济”——放到农户家里不需厂房,没有专职管理人员,农民自己既是“工人”,又是管理者。正是数千家庭木工并联起来,培成塔基,而上层是专业化大公司,小有小的挣头,大有大的好处,庄寨的木业初加工才格外红火。
在庄寨,大公司与小企业有着细密分工:数千家小企业为大公司提供原材料,大公司所作的是品牌包装,虚拟化经营,把整个产业链条串联起来。用庄寨镇党委书记张东贤的话说:“庄寨这种经营模式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起作用,比用行政手段配置更实惠。硬逼着全镇3万多从事木业初加工的农民盲目追风‘上档次’,乡亲们非骂娘不可。”
就这样,庄寨农民在市场组织下,小产品、大市场,小企业、大规模,小资金、大聚集,最终把木材加工“小题大作”,靠着低成本、低价格打入国际市场,目前占到了全国桐木加工出口量的70%。而全镇农民的收入也增加到3000多元。